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,我家就在岸上住,听惯了艄公的号子,看惯了船上的白帆......”
9月11日,在龙溪河砚台段清漂的邬昌明一边哼着歌曲《我的祖国》,一边划着清漂船清漂,好不惬意。
今年45岁的邬昌明是砚台镇石梯村5社村民,家住龙溪河边,不满20岁就下河捕鱼,在河里捕了20多年的鱼,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渔民。当国家对长江流域进行为期10年的禁捕政策出台后,邬昌明迷惘了,一直以捕鱼为生的他今后靠什么生活?
妥善解决好渔民转产就业,关系到禁捕退捕工作成败,也关系到生态环境治理成效。砚台镇人大代表、镇社保所所长刘瑶主动作为,积极为退捕渔民转岗就业开展跟踪服务,让退捕渔民上得了岸,就得了业。她以入户走访、电话、微信等形式,收集全镇13名退捕渔民相关信息和当前的就业状况、就业需求等,及时通过重庆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站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平台,向渔民定期推送适宜的就业岗位,实现精准就业;落实好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,对未按时缴纳参保费的,及时提醒他们按时缴纳参保费用,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,确保政策不漏项,参保不漏人。通过推送的就业岗位,邬昌明选择在重庆市兴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就业,在龙溪河砚台段当清漂工人,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,公司还给他买了五险;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,邬昌明心情好了,干劲也足了。
刘瑶与退捕渔民长期保持信息联系,对有就业、培训等方面需求的,通过扫描二维码“退捕渔民就业一键通”反映,她在24小时内,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完善,并及时反馈给退捕渔民,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通过跟踪帮扶,全镇13名退捕渔民,实现稳岗就业一年以上的就有10人。